
为进一步开展区校合作,加强医教研融合,2020年5月26日下午,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桂永浩,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毛颖和上海医学院党政办、人事与人才办、科研处、医院管理处、资产与实验室安全管理处及学科规划与“双一流”建设办相关负责人一行8人在闵行区卫健委党工委书记黄陶承、主任杭文权等卫健委相关科室负责人陪同下来到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就三方共建的上海市闵行区复旦医教研协同发展研究院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研,闵行医院党委书记赵燕萍,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任宁及医院党政班子成员和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共3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由闵行医院副院长兼研究院副院长冯莉主持。
桂永浩常务副校长一行首先来到研究院在建工地,实地了解研究院目前的建设进度及初步楼层规划;然后听取冯莉副院长关于研究院建设情况汇报,并和区卫健委及闵行医院相关领导进行座谈交流。
冯莉副院长在情况汇报中表示,筹建以来,研究院围绕“医教研协同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方向,在各级部门的指导、支持下,依托复旦-闵行医疗联合体及复旦优质科研平台,在医教研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未来目标将研究院建设成为包含基础医学中心、临床医学中心、转化医学中心和公共健康中心等四大中心的国内领先的临床医学研究和转化中心。
任宁执行院长在讲话中表示,筹建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以来,医院先后与复旦大学生物医学院、药学院建立科教融合协作关系开展科研教学方面全面合作,依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山医院专家资源成立医疗系统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研究院的建设布局,医院将听取复旦大学及闵行区卫健委的意见,切实做好规划。医院将坚持“高水平、小而精、国际化”的高建设标准,优先发展高层次人才培养,稳步推进医学学科建设。
赵燕萍书记表示,无论是创建复旦大学附属医院,还是通过三级乙等医院评审,闵行医院近年来的发展都离不开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大力支持。研究院的设立将进一步带动闵行医院的临床研究与转化,医院也将依托研究院平台,做好临床、科研、人才、学科等方面的工作,将医院打造成研究型、智慧型综合医院。
杭文权主任表示,研究院项目的布局、落地及推动得益于复旦大学、闵行区政府及闵行医院各级领导的支持,这也是闵行区首次建设如此规模的科研型大楼,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同时对现阶段研究院建设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黄陶承书记表示,复旦-闵行研究院是基于复旦大学、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合作建立医教研协同型健康服务体系的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院今后的建设布局应适当考虑闵行区学科特点,囊括闵行区医疗实验平台需求。
毛颖副院长表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目前的科研强调平台化建设、共享、公用,在未来建设中,依托正在建设的研究院,努力打造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闵行平台,并在医学院十四五规划中有所体现。闵行医院也根据桂校长上次调研的反馈将研究院布局做了调整及改动,基本符合医学院对于研究院的功能定位。
桂永浩常务副校长做总结发言。他首先对研究院目前的建设表示肯定,同时也对研究院未来的发展布局提出新的要求,要将研究院打造成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闵行创新医学园区,进一步发挥复旦优势资源对闵行的辐射引领作用。
研究院下一步工作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展开:
一要结合当前的需要又考虑未来的发展做好研究院方案规划工作,使方案全面、合理、可行;二要加强与闵行区政府、闵行区卫健委及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的交流和沟通,统筹兼顾,共同发展;三要集各家之力,有条不紊地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尽早干部任命,推动各项工作,每月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力争早日建成研究院并实现研究院的愿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以“推进医教研产深度融合促进临床转化与创新”为突破点,立足闵行,依托百年复旦的积淀,通过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打造高水平研究团队,旨在培养医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和开展创新型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更好地服务上海当地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者:莫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