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找准区域医疗优势和痛点短板,搭建“区校共建”平台,促成“中山-闵医”模式。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深入推进与中山医院、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上下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紧密型医联体。无论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分级诊疗上,还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平战结合”工作部署中,均发挥了保障人民健康的坚实堡垒作用。
2020年7月29日,闵行医院举行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三级乙等综合医院揭牌暨医联体深化签约仪式。闵行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工委副书记、主任杭文权主持会议。
会议首先由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任宁回顾了医院的创建历程。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秦净宣读了《关于公布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等17家医院等级评审结论的通知》。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汪昕为大会致辞,他回顾了从闵行医院加入中山医院、共同探索新型医院合作共建模式开始,到“中山医院-闵行”医联体不断深化合作的历程,展望了这一医联体新模式的美好未来。
闵行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宇剑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区校共建”的建设模式,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在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山医院的支持下,医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桂永浩对闵行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定,希望医院上下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优良传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成绩作为扬帆起航的新起点。
秦净副主任、桂永浩常务副校长、汪昕书记、陈宇剑区长共同为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揭牌。
闵行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工委书记黄陶承、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院长孙益红为五家社区和对口专家授牌。他们分别是:七宝社区的“中山医院-闵行”医联体“颈肩腰腿痛”多学科诊疗门诊、古美社区的“中山医院-闵行”医联体脑卒中专病门诊、莘庄社区的“中山医院-闵行”医联体慢性阻塞性肺病专病门诊、华漕社区的“中山医院-闵行”医联体消化内镜专病门诊、梅陇社区的“中山医院-闵行”医联体康复诊疗专病门诊。
任宁执行院长分别与新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玉昌和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姚红签订“中山医院-闵行”医联体深化合作协议。
签约仪式后,《医联体高峰学术论坛》拉开帷幕,由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徐丛剑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主任丁小强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胡锦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王单松教授为医联体代表和闵行医院的职工带来最前沿的医院管理和专业学术分享。
在“区校共建”的思路指导下,闵行医院将进一步思考和推进“中山医院-闵行”医联体的紧密协作,并将这种模式从“中山-闵医”延伸到“中山-闵医-社区”,让百姓享受到“无缝、全程、全覆盖”的医疗服务,将三级医院专家和优质的医疗资源送到社区。
供稿:胡燕琪
摄影:庞医峰、高华俊
编辑:杨玲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