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加快区域麻醉学专业发展,构建区域内外麻醉交流和合作平台,提高区域整体技术水平,经过2年多的筹备,2020年10月31日,上海市闵行区医学会麻醉学专委会正式成立。
闵行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杭文权、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党委书记赵燕萍,上海市闵行区医学会会长黄峥,上海市医学会麻醉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麻醉科主任袁红斌,上海医学会麻醉专科分会委员兼秘书、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麻醉科主任陆智杰和上海医学会麻醉学专科分会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麻醉科主任黄绍强莅临大会,闵行区各医疗机构百余名麻醉医护工作者参加本次大会。
会议由闵行医院副院长、麻醉科主任方浩主持并致欢迎辞,对各位远道而来的领导、嘉宾和同仁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大会首先由黄峥会长宣布麻醉学专委会成立,公布专委会任职名单。她指出闵行区医疗资源需求大,民众对优质的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加,成立麻醉学专科委员会更是顺应国家医疗健康发展战略,作为“医疗安全的关键学科”和“舒适化医疗的主导学科”的麻醉学科将被赋予更多的责任。希望麻醉学专委会能成为各级不同规模医疗机构沟通的桥梁,携手为区域民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随后赵燕萍书记致辞,表示对闵行区医学会麻醉专委会成立大会在闵行医院召开感到非常荣幸,这是对方浩副院长和全体麻醉科人员工作的极大肯定,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将督促闵行医院麻醉科不断前进、不断发展;更是一个机遇,为整个闵行麻醉学科交流搭建了重要的平台,将促进闵行麻醉学事业共同发展。
袁红斌主任代表上海医学会麻醉专科分会对专委会成立表示祝贺,强调了国家近年来非常注重麻醉学科的建设,要求加快麻醉学科发展的步伐,闵行的麻醉工作者应把握良机,乘着学会成立的东风扬帆而上。
杭文权主任代表闵行区卫健委对专委会成立表示祝贺,并指出近两年麻醉学科越来越为国家所重视,麻醉学科的水平是衡量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麻醉强,则医院强。他希望看到麻醉学科借助闵行区麻醉专委会这个平台,交流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拓展学科创新思维,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保障人民健康,赢得百姓口碑。
之后,杭文权主任、袁红斌主任分别为专委会顾问梁伟民、主任委员方浩颁发证书。赵燕萍书记、黄峥会长分别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何振洲、唐俊、孟兴、吴品雯和顾艳荭颁发证书。陆智杰主任、黄绍强主任分别为专委会秘书长史琪清、秘书金玲艳和王震虹颁发证书。梁伟民教授、方浩副院长为专委会委员颁发证书。
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和专委会全体成员一起合影留念。
在专委会成立后的首次学术活动上,邀请专家为麻醉医护工作者授课。袁红斌主任《人工智能助力麻醉质控管理》:详细讲解了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最新修订版试行)的要求,强调了未来信息化智能系统对发展麻醉学科的推动作用。陆智杰主任《心肺脑复苏新进展和若干问题探讨》:联系他本次在武汉参与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经历,让听众一睹抗疫楷模的风采。黄绍强主任《分娩镇痛-硬币的另一面》:介绍了镇痛分娩技术中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领域,引人深思。
第二日的第四届上海市西南地区麻醉学术高峰论坛(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麻醉与疼痛学会超声学组会议和上海市闵行区麻醉专委会年会),由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主办,上海市闵行区麻醉专委会和上海市中西医结合麻醉与疼痛学会超声学组协办。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本次会议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
闵行医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任宁,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熊利泽,上海市医学会麻醉科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主任缪长虹,闵行区卫健委主任杭文权主任为会议致辞。
国内众多麻醉界专家与上海市各家医院麻醉科主任和麻醉同道齐聚一堂,聚焦“围术期麻醉管理重点问题、疼痛诊疗相关技术与应用” 开展热点探讨。
专题讲座环节,缪长虹、熊利泽、俞卫锋、王祥瑞、王爱忠、顾卫东、陶国荣、吕欣、王英伟、杨立群、董榕、李金宝、吴镜湘等专家分别就临床工作和研究方向中的热点话题及常见问题进行了交流,分享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体会,旁征博引、干货十足。病例讨论环节,专家们用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详尽的讲解、严谨的态度让所有聆听者折服。
最后,方浩副院长为此次会议作总结:闵行医院麻醉科近三年的发展得利于国家政策支撑和医院高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在上海市医学会麻醉专科分会以及“中山医院-闵行”医联体的帮助下,在区卫健委、区医学会和闵行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区内友邻医院麻醉科主任和学科骨干组建了闵行区医学会麻醉学专科委员会,旨在为全区麻醉同道搭建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拓宽学术思维与眼界,带动麻醉科研的深入发展,以提升区内各级医院麻醉医疗服务的综合能力。希望可以通过本次会议增进同行间的友谊、促进医院间的合作,实现 “从麻醉学到围术期医学”的角色转变和“麻醉学科五大愿景”。
供稿:吴品雯
摄影:高华俊
编辑:杨玲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