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3月29日下午,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血液肿瘤科成立5周年工作总结会在急诊9楼会议室召开。会上,医院党委书记赵燕萍发表致辞。她代表医院党政领导班子对血液肿瘤科表示祝贺,对支持血液肿瘤科学科建设工作的同仁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她高度肯定了血液肿瘤科5年来在科教研方面取得的成果,希望血液肿瘤科能够一如既往、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继往开来,再创辉煌佳绩,同时,要加强人文关怀,打造有温度的服务,为全面全民健康做贡献。
发展历程回顾
血液肿瘤科主任侯芸华回顾了科室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绩。科室成立于2016年3月,5年来,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医务人员由7人增加到15人,年收治患者从800余人增长到2000余人。血液肿瘤科已发展为集化疗、靶向、免疫、介入治疗、微创治疗等多项治疗手段于一体,集血液、肿瘤、介入为一体的综合科室。
在科研方面,科室共发表SCI论文15篇,核心期刊2篇,最高SCI分值12.35分,累计SCI分值58.94分。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1项、区级课题立项资助3项、院级课题资助5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会议邀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主任刘澎分享了中山医院血液科“腾飞”的秘诀:通过积极壮大人才队伍,开展患教活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等方式,探索出了一条防、治、教、研相结合的血液科发展思路。刘主任从科室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室文化、人文关怀、医教研均衡发展等方面进行分享,血液科的建设不仅让患者受益,而且有效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
积小流,成江海
血液肿瘤科副主任叶涛回顾了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开展情况,血液肿瘤科成立以来,已先后参与肝肿瘤、结直肠癌肝转移、乳腺癌等多学科MDT团队。对10余例肿瘤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方案进行了探讨,为他们制定了“量体裁衣”式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显著改善。
医学人文服务倡导
宣传科医务社工张昌英在前期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从全人健康的视角分析了血液肿瘤科患者在身体、心理、社会、灵性等多方面的需求及特点,以需求为本展望了医学人文工作的开展方向,简要介绍了血液肿瘤科在原有诊疗服务基础上融入医学人文元素的可行路径。
话生命,许心愿
近期,血液肿瘤科成立了肿瘤康复俱乐部——康康小队。3月30日下午,血液肿瘤科邀请病友参加主题为“送你一朵小红花”的首期俱乐部活动。会上,抗癌明星们分享了各自的抗癌故事,鼓舞抗癌路上的同伴,帮助更多的病友。
专业心理咨询师为病友带来自我情绪识别与舒缓的团体辅导课程,带领病友及家属现场学习如何使用心理小技巧来安抚、对抗病程中存在的不良情绪。病友们在许愿卡上写下愿望,挂在许愿树上。
志愿者们将手工制作的小红花——红色康乃馨送给病友们,是对康复的祝愿,也是对带病积极生存的鼓励。
5年时间,血液肿瘤科接诊了大批疑难患者,收到了大量的锦旗和感谢信,专业服务得到广大患者的支持与肯定。科室将始终坚持和执行“以患者为中心” 的理念,秉承“不抛弃,不放弃,竭尽全力”的宗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供稿:于红梅
摄影:高华俊
编辑:杨玲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