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选派5名医务人员赴云南保山、昭通四县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业帮扶。接到任务后,他们第一时间响应,服从组织安排,肩负医院使命,克服重重困难,赴滇支医。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援滇故事。
蒋东真 门急诊办公室主治医师:重任在肩冲锋在前,热血真情不辱使命。
作为昭通市永善县人民眼中的“上海专家”,蒋东真在昭通市永善县中医医院支医的日子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乐于奉献,尽快熟悉医院的环境和工作方式,在自己的岗位上迅速开展各项工作。
援滇期间,蒋东真成为重点专科复审准备小组核心成员,积极筹备开展云南省中医重点专科(脾胃病科、妇科、骨伤科)复审。作为挂职副院长,他针对复审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临床能力、特色优势,同医务科科长多次亲临三个临床科室,督查相关资料的准备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终顺利通过复审。
8月,永善县卫健局在防控督查中发现医院发热门诊存在不足,要求进行整改。针对医院发热门诊存在医务人员通道三区划分不清晰、留观室配置不规范等问题,蒋东真根据在上海疫情防控方面的经验,给予相关指导。10月中旬,昭通市卫健局来医院开展疫情防控督查,充分肯定发热门诊布局合理。
在临床上,蒋东真对医院泌尿外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同时,对当地医生进行分组查房带教、手术演示指导等。医院开展泌尿外科手术量得到提升,以“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为例,从2021年上半年平均每月不到2例增加到11例,并且每例手术均顺利,预后良好。
此外,他利用节假日参加义诊活动。10月16日,由7名上海市闵行区专家组成的昭通医疗队及永善县人民医院9名医师在永善县溪洛渡街道红光新区广场开展义诊活动。他为当地群众进行泌尿系统疾病筛查、分析病情,认真解答问题,提出治疗方案,受到群众的好评和赞扬。
秦强 中共党员、骨科副主任医师:作为一名党员,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作为闵行医院援滇医生,更作为闵行援保山团队队长,秦强带着院领导的嘱托、科主任的希望,来到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中医医院。按照上海市卫健委的工作要求,围绕医教研开展援滇工作,并着力于骨科诊疗规范、医疗质量与安全、新项目新技术开展,送医下乡,帮助骨科开展人才梯队建设,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来到“滇西雨屏”这片热土,秦强马不停蹄地投入工作,逐步了解医院、骨科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员结构配置、门急诊及住院部流程以及开展的手术情况。他通过每天的教学查房、带教手术、指导操作、专题讲座、下乡义诊等形式,把“上海经验”带到龙陵县中医医院,为龙陵百姓筑起一条健康支援路,构筑沪滇医疗专家相互交流的平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海专家的诊疗服务,促进全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来到龙陵县中医院后,秦强先后带领该院团队开展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肩胛体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股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腰椎骨折PKP内固定术、腰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胫腓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开放性Lisfranc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等往常需要外院专家会诊并进行的手术,还开展常见的尺桡骨骨折、锁骨骨折、掌指骨骨折等内固定手术。通过术前的阅片,帮助该院骨科医生进一步认识、加深并掌握骨折分型、围手术期管理等。
秦强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在援建工作中时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9月29日凌晨1点多,一名28岁男性高空坠落右足卡入石缝送医院检查,右足多发性开放性Llsfranc骨折脱位、软组织脱套、广泛挫裂伤、失血性休克。接到电话后,秦强立马赶去急诊查看病情,并立即与家属沟通,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秦强果断决定立即保肢,予以急诊清创,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反复清创、脱位及骨折复位,肌腱修补,终于顺利完成患足一期的修复重建,保住了患足,对患者来说更是保住了健康,保住了未来。面对家属的连连感谢,秦强说作为医生这是应该的,既然来援滇,就要认真踏实干好工作。
10月7日早上,秦强因意外手腕弄伤,出血较多,在清创缝合后麻醉没有醒的状态下,他坚持给当日预约的一例踝骨折患者指导了手术。在随后的日子里,秦强带着手腕的伤痛,陆续开展10余台手术。不断提升老百姓就医环境、改善就医条件,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这是秦强援滇的目标,他也一直不忘初心,努力坚守着、实践着。
王建法 普外科主治医师:支医、授业、解惑,呕心沥血、无怨无悔。
在医院发布援滇通知的那一刻,当得知云南保山昌宁县中医医院需要肝胆胰专科医生,王建法主动请缨,来到保山市昌宁县中医医院外科,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援滇工作。在出发前,细心的王建法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了解到当地医院刚刚建科三年,腹腔镜技术较为薄弱,特别是对于急诊、复杂、高龄的患者,技术上存在难点,于是他携带了关于腹腔镜的专业书籍。
初到医院,王建法对科室的人员、设备、患者整体收治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排摸和了解,制定科室诊疗流程、规范,根据医院的要求结合工作经验,帮助当地开展日间手术病房,并制定相关流程。在了解了当地医生基础理论知识、手术技能后,通过手术中手把手带教、观看录像反复学习、腹腔镜练习器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医院外科医生的整体手术水平。
针对科室大部分医生为中医学专业,对外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欠佳,王建法结合“对口援助,知识先行”的理念,坚持开展每周两次的业务学习以及每周一次的教学查房,并将专业知识、最新指南、相关文献、医学专业网站图片及影像整理并印刷成册,使得当地医生更好地系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从整体上提高医疗水平。
保山市昌宁县是保山市唯一未通高速的县城,加上山区乡镇较偏远、分散,目前乡镇卫生院不仅提供类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配药、补液、转诊医疗服务,还开展少量一二级手术。王建法多次跟随医院驱车山路3小时前往珠街镇卫生院、大田坝镇卫生院、更嘎乡卫生院等山区医疗单位,开展查房及义诊活动,面对艰苦的环境,他没有一句怨言,默默地在这片土地上奉献着自己的全部力量。
李黎 中共党员、妇产科主治医师:守护母婴安全,为医者不谈辛苦。
汽车在平坦而弯曲的山路上行驶,从昭通市区到大关县城还有约1个小时的山路。看着车窗外的奇峰峻岭,李黎说她对未来三个月的工作生活充满了期待。9月1日,刚刚来到大关县,凌晨3点,李黎的手机铃声急促响起,大关县妇幼保健院李院长打来电话,焦急地告知有个危重孕产妇正在手术室组织抢救。大关县的夜晚,雾很重,夜很黑,但是李黎顾不上休息,也无惧眼前的困难,驱车一路奔向保健院参与孕产妇抢救。
抢救的孕产妇是大关县妇幼保健院接诊的一名胎膜早破紧急转诊病人。因产程进展异常,当日值班医生果断行急诊剖宫产术。术中,因活动性出血约1200ml,紧急启动应急模式,呼叫县级孕产妇抢救组。李黎和县级孕产妇抢救组医生一同赶到参与手术抢救,补液、输血、探查、止血、缝合……通过团队齐心协力合作,患者最终转危为安。孕产妇在推出手术室的时候,家属紧紧拉着李黎的手,激动地连连鞠躬感谢,李黎说,那时虽然已经筋疲力尽,但是心情却和窗外穿透的第一缕阳光一样,充满了希望和感动,一切付出都是医者应该做的。
大关县妇幼保健院不仅要开展临床诊疗,还承担着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妇女儿童健康,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为了配合健康云南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宣传活动,关注妇女儿童健康,李黎和同事坚持深入大关县所有乡镇,对全县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和妊娠风险筛查。针对女性生殖健康,多次开展《关爱女性,促进生殖健康》科普讲座。此外,还积极与上海市闵行区昭通医疗队一起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沪滇协作大型义诊、带教帮扶活动,为守护当地妇女儿童健康努力做出贡献。
“三个月的时间很短,但一定是我一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李黎说,援滇这段经历让她深刻感受到云南人民的热情、好客,这是一种信任、一种关爱、一种情怀,也希望云南越来越好,以后有机会再去援滇。
王辰 中共党员、血液肿瘤科主治医师:济众博施,用行动诠释“仁心仁术”。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为东西部协作以及乡村振兴事业发挥力量,传递沪滇情谊。”说起报名去昭通大关为期三个月的援滇专业帮扶时,王辰仍然十分激动,她说这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是对自己的一种历练,也是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由于对口帮扶的医院的临时调整,王辰说初时有点忐忑不安,但她及时调整心态,与交接的广东医生以及当地医务人员积极沟通,尽快适应了当地的工作环境。
每天上午,对住院患者进行查房,不定时接诊预约的患者,王辰的工作忙碌而又充实。工作中,她了解到当地医生对肿瘤诊治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但他们都很年轻、求上进,于是王辰就每周定期给医务人员进行肿瘤知识授课,传播肿瘤诊治的先进理念和进展。
援滇期间,王辰收治了一例年轻的肝占位患者,通过病史以及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晚期肝癌,与家属沟通后建议上级医院行局部介入联合全身治疗,虽然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患者及家属放弃了积极治疗,但也获得了家属的信任。每次听到家属说“找上海的王医生”时,都让她感动于作为一名援滇医者得到百姓的认可和肯定。同时,通过这例肝癌的诊治,王辰也积极将肝肿瘤规范化诊治带到了基层医院,纠正了当地医生肿瘤治疗的一些误区。
除了临床工作,在大关县卫健委组织下,王辰开展“健康知识进万家”系列讲座,为当地群众进行肿瘤预防与筛查的科普,也多次开展下乡义诊。在进大山、入寨子、下乡义诊等送医和健康扶贫的过程中,王辰说她深切感受到当地医疗条件的简陋、基层医务人员对常见病诊治的不足、广大群众缺乏疾病的健康指导等。在当地医院的支持下,王辰对医生开展业务培训,并结合自身学习和当地百姓体质特点,认真备课,细心讲解,让医生掌握专业的健康医疗知识,更好地造福患者。
5名医务人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用满腔的热忱和无私的奉献,在援滇支医期间尽职尽责为人民服务、为生命站岗、为健康守门,很好地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云南人民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
供稿:李荣荣等
编辑:杨玲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