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网

生死时速,有我守护

发布时间:2022-07-27

“小夏,快叫医生,患者对比剂过敏,情况随时可能恶化。”

“好的。”

“老李,保持静脉通路,给氧,测量脉搏、血压。"

“收到!”

“肌注肾上腺素,通知抢救室,密切观察,时刻准备心肺复苏。”

“准备就绪!”

 

2022720日,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放射科患者罗女士在CT增强检查中出现严重对比剂过敏反应,全身红疹,喉头水肿,情况急速恶化,一个转身的时间,就已呼吸困难,不能呼救,伴随手脚抽搐,生命悬于一线……

在患者做完检查迈出机房的一刻,护士张会平就凭借敏锐的工作经验察觉不对劲……放射科医护团队临危不乱、反应迅速,技师夏鹏飞、孙爱平,护士张会平、李伟华,医师赵倩各司其职、有序施救——安置患者、通知抢救、开放静脉通路、第一时间进行心电、血压、血氧监测、推注肾上腺素……短短10分钟内就完成了对患者的应急处理,以最快的速度有效与抢救室完成对接,最终成功挽回患者的生命。

放射科主任宋彬第一时间询问了患者的救治情况,安排人员当天及时回访,医疗事务办也对患者的情况高度关注。在回访中,患者罗女士这样说道:“我从嗓子疼、咳嗽、全身无力然后喉咙慢慢堵起,感觉进程特别快,一下就呼吸不了了,现在想想还很后怕,要不是他们反应迅速,我估计都撑不到抢救室。”

放射科检查项目中对比剂过敏的现象其实比较常见,但是出现罗女士这样危及生命的情况却极其罕见。生死时速,正因为放射科医护团队有着未雨绸缪的意识、对应急预案的熟识、过硬的专业素养,才能如此从容地应对这一突发事件。

放射科虽然是医院的辅助科室,但是重要性不言而喻。闵行医院作为区域性急救创伤中心,疫情期间放射科始终坚持运转,从未停歇。随着复工复产的逐步放开,各项影像检查需求量也迅速增大。为更好地服务民众,避免因预约时间过长导致患者忍受更多的病痛,在放射科主任宋彬的带领下,科室及时调整岗位配置,克服摊子大、人员分散的不足,组织人员加班加点,全科秉承“人员能上都上,机器应开尽开”原则,开足马力全力攻坚。门诊的夜晚,放射科灯火通明,在近乎满负荷的运行模式下,CT、磁共振的预约时间被压缩到了极致。

闵行医院“影像人”用自己的付出努力支持医院的快速运转,为广大患者争取到了更多的便利,在如此高压的情况下,遇到突发事件也能安然处之,他们凭借无私的奉献、专业的素养,为闵行区民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即使遇到“生死时速”的危机场面,也能从容做好患者的守护者。


供稿:杨熙

摄影:杨熙

编辑:杨玲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