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网

昌宁帮扶进行式

发布时间:2022-09-15

202279日,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第二批援滇医疗队——神经外科茅宇航、妇产科陈蔚、超声医学科傅庆印、麻醉科邵庆波、神经内科林继先等5位医师启程,赴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半年的医疗帮扶工作。

来到昌宁2个月,他们拿稳拿好前一批队员们的接力棒,尽快适应当地生活及工作环境,扎实开展医疗帮扶工作。89日,5位医师参与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现场为老年朋友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引导老年人加强自我保健,通过合理膳食、适当运动等提高生活质量,防治疾病。

 

茅宇航  中共党员、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争做医疗标兵无愧人民。

作为此次援滇医疗队的队长,茅宇航来到昌宁县人民医院一结束医疗隔离观察,就立马到医院开展调研,积极与医院领导沟通,了解相关科室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及现有的条件设备,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在神经外科,随时能看到茅宇航的身影,交班、查房、手术,有时深更半夜还能看到他在手术室里忙碌。

8月初,神经外科收治了一名33岁男性血液透析的脑出血患者,考虑到患者有重要脏器的器质性衰竭,手术风险极高,术后预后较差,茅宇航反复权衡,在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和同意下,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鉴于患者肾功能衰竭,无法耐受常规开颅手术及手术后可能无法平安度过并发症期,故采取微创开颅手术——全麻下小骨瓣开颅神经内镜下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同时,结合围术期管理,成功救治这名患者,填补了医院神经外科既往对存在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突发脑出血并大量脑内血肿手术的空白。

“挽救了一条性命,挽救了一个家庭!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茅宇航感慨。

 

陈蔚  妇科主治医师——勇担重任,严守防线,全方位守护妇女健康。

陈蔚是此次援滇医疗队中唯一的女队员,也是昌宁县人民医院妇科的第一位帮扶人员。她发现,这里的妇科患者由于防病意识不强、筛查不到位,往往病程长、病情重,肿瘤患者以晚期为多,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治疗棘手,这些是挑战也是学习进步的机会。

在熟悉了妇科概况后,陈蔚马上投入到科室各项工作中,参加每日的医护交班,带领医生进行日常查房,规范术前讨论,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并在现有设备条件下因地制宜地进行手术带教及指导。短短一个多月,开展了多例经腹、经腹腔镜的子宫切除、子宫肌瘤剔除术、盆腔巨大囊肿切除术等。同时,在原有手术基础上,指导当地医生开展保护卵巢功能,保留生育能力的术式,如腹腔镜下的卵巢囊肿剥出缝合术(减少电凝能量对卵巢功能损伤)、保留输卵管的宫外孕手术、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息肉等。

“作为一名妇科医生,提高宫颈癌的筛查率和质量也是我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在我帮扶昌宁县人民医院妇科这半年的时间里,我将通过义诊、媒体宣传等提高民众的筛查意识,组织科内业务学习等转变医生诊疗模式,争取在半年内组建阴道镜门诊,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减少晚期肿瘤的发病率,全方位地守护妇女健康。”要改善妇科肿瘤患者的预后,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开展广泛筛查是当务之急,陈蔚对半年的帮扶工作做好了计划和安排。

 

林继先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授之以渔,争取带出一支造福昌宁人民的神内团队。

林继先作为一名资深神经内科医师,深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在接受援滇任务之后,就开始收集整理各种神经内科学习培训资料和诊疗流程规范资料,为医生培训提供支持。

来到神经内科,他调研科室情况,积极与在昆明进修神经介入的杨晓江主任深入沟通,找出后期促进科室发展的着力点。在参与病房、门诊一线诊疗的过程中,他发现昌宁县人民医院作为县级医疗中心,神经内科病种完备,具备临床教学的基础。据此,针对科室医生基础相对薄弱的现状,制定了以病例实践促学习的方案,深入剖析每个教学病例。同时,也向医院领导提出通过绩效激励机制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为培养专职神经内科医师提供保障。

在神经内科的病房、门诊和义诊现场,林继先总是详细地询问病史,规范地体格检查,认真地阅读影像资料,对每个接受诊疗的患者负责,帮助他们得到满意的治疗结果。同时,分享诊疗思路、注意要点,督促年轻医生在实践中成长。

7月中旬,医院ICU收治了一名10NMDAR脑炎患者,有癫痫发作和认知障碍的症状。ICU和儿科都没有治疗NMDAR脑炎的经验,他们在得知上海援滇医疗队中有神经内科医师的消息后,马上向林继先发出会诊邀请。林继先第一时间来到ICU病房,详细地进行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认真阅读了各项化验报告、影像资料,结合现有条件指导开展治疗。10多天后,患者好转出院。8月复诊时,患者之前的症状基本消除,家属握住林继先的双手表示感谢。

除了对科室常见的脑血管病、癫痫等疾病的诊疗进行规范外,他还对硬脊膜动静脉瘘、烟雾病、前交通动脉瘤和听神经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指导。

 

邵庆波  麻醉科主治医师——初心不改,青春绽放。

初入昌宁县人民医院,邵庆波就深切体会到麻醉科医生“亦医、亦护、亦工”的窘境和无奈——设备的陈旧、人员的不足等限制着麻醉科的成长,然而,正是基层条件的不足更加激发了他的工作激情。他首先了解和梳理麻醉科的工作流程及制度,从安全出发,坚持启用麻醉科复苏室,为全麻后安全做好保障。在日常工作中,他以身作则,坚持和大家交流各种麻醉操作技术上,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开展麻醉理论讲课,开拓大家的视野。

8月,在第五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他多次深入偏远山区,把健康送到百姓身边。在义诊中,他筛查出很多亟待解决的疾病,都一一给患者做好健康管理提示。除了走进社区,他还受昌宁县中医院的邀请,帮助完成一例老年肺心病患者的股骨髓内钉手术麻醉,老人恢复良好。

“这种模式很好,既然来到昌宁,我就尽可能发挥专业优势,帮助当地百姓。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师保命是对麻醉医生最直接的描述,但我深知在目前的医疗形势下,麻醉医生的工作早已从安全化向舒适化转变。我们除了作为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学科,还要争做推动舒适化医疗的主导学科,提高医院工作效率的枢纽学科和协调各科关系的中心学科。”

 

傅庆印  中共党员、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不忘初心,践行医者使命。

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傅庆印欣然接受组织交给的任务,安顿好家里,满怀信心地来到昌宁县人民医院进行帮扶支医。在过去的2个月里,他与医院超声科医务人员一起努力,认真仔细服务每一个患者。

8月,昌宁县人民医院为满足当地群众健康需求,增进百姓的健康福祉,组织了三次健康义诊活动,傅庆印共为300余名患者开展了超声检查。太好了,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上海专家的超声检查了,虽然每次都累得手腕酸痛,但能赢得居民的称赞,他也暗自开心。

“医生,你看我这个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医生,你看我这个乳腺的囊肿不开刀能治好吗?”这些是他经常听到患者询问的问题。他计划带领科室人员多操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展开介入超声。经过2个多月的准备,介入超声所需设备已基本到位。

他发现当地教学比较薄弱,疑难病例讨论、业务学习等比较欠缺,每天在接诊患者时,耐心开展教学工作,不断提高临床诊断技术。

这是闵行医院作为三级医院第二次与保山市昌宁县人民医院进行对口支援共建,5位医师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专业特长,护佑民众健康,传递沪滇情谊,推动两院高质量快速发展。

 

供稿:陈蔚等

编辑:杨玲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