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8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喜获11项国自然项目立项,中标数首次突破2位数,创医院历年以来新高。
医院科研科通过前期申请动员、标书撰写培训以及专家一对一指导,本年度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72项。本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青年基金项目5项,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外科学、内科学、急诊医学、神经病学、肿瘤学、分子生物学等。这些项目的中标,是医院学科建设和临床研究工作长期积累的成果,标志着医院整体科研实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近年来紧紧围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结合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定位,科学规划制订《闵行区中心医院“十四五”学科建设方案》,重点建设急诊医学学科群、消化疾病学科群、慢病扶持学科群三大学科群,同时整合三个实验室(急性损伤和继发感染研究与转化实验室、消化肿瘤全周期监测与精准干预重点实验室、中医药与肠道微生态实验室)成立临床研究中心,形成稳定支撑学科建设的科研平台。各个学科群发挥集群优势,聚焦重点方向,形成多学科交叉创新发展新格局。近两年,医院学科竞争力始终保持在同级医院前三,并于今年8月1日喜获“急危重症一体化诊治能力提升建设”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立项。本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均来自于三大学科群(消化学科群5项,急诊学科群2项,慢病与扶持学科群2项,临床研究中心双聘教授2项),昭示学科群建设初见成效。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以建设一流大学附属医院和高质量区域医疗中心为宗旨,充分依托复旦大学一流学科和人才资源,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高水平人才,积极开展多学科融合创新,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重点学科群和人才队伍。医院将继续充分发挥重点建设学科群的集群效应和示范效应,进一步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能级和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为区域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供稿:韩三峰
编辑:杨玲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