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网
党务动态
首页>党群工作>党务动态

党建理论故事——生命守护者

发布时间:2015-01-06

生命的守护者

作者:杨熙

演讲者:钱董文

提起手术两个字,人们都会联想到紧张严肃、技术娴熟的外科医师。可是,很多人都容易忽视一个重要的人,一个保证整个手术过程得以顺利完成的人——麻醉医师。

作为闵行区中心医院麻醉科王华婴同志来说,麻醉医师就是“管理生命的人”。做手术是在患者被麻醉的状态下进行的,打麻药只是麻醉过程的开始,更重要的是手术进程中监测、调适各项生命指征,使患者的呼吸、循环等正常运转,以保证手术科医生完成高风险的手术。

麻醉科是所有临床学科中最具潜在风险的学科之一。正如国内麻醉鼻祖谢荣教授所言:“手术治病,麻醉保命!”王华婴同志十分重视麻醉风险的防范和麻醉质量的控制。从术前的准备、术中监护到术后回访,每一个环节都严谨细致。

作为一名麻醉医师,在休息时间被叫回手术室,是家常便饭,特别是在病房收到急需手术的患者时。在病人需要的时候,刻不容缓赶回医院对于她来说,“是生命对他的召唤”。

80多岁的兰阿姨,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因肠梗阻并肝硬化伴大量腹水,必须立即行剖腹探查术。病情十分危重,时间紧迫,虽然已经是夜里10时半,王华婴同志接到手术电话,她马上从家里打车回到医院。对于她来说,才刚刚回到家中还没超过4个小时。手术犹如军令,她忘却了一天的疲劳,把女儿的目光关在家门内。

手术室里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荧屏上显示的数据紧紧地扣住王华婴同志的心。根据病史、监测指标综合判断,采取机控呼吸、补液、血管活性药等多项治疗措施,经过积极抢救,病人的呼吸、心跳、血压等生命体征逐渐安稳,探查术顺利进行。

凌晨5时多,手术结束。兰姨安全地被送回病房,面对患者家属的感谢,王华婴同志说“挽救生命是我们应该做的。”

这样的情形不只一次,但是无论她在哪里,在做什么,只要她可以,她都是毫无怨言,毫不迟疑的奔赴自己的岗位,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王华婴同志用她的坚持,她的认真负责感动也激励着她身边的每一个同事。

这就是一名老党员的风范,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工作认真、细心且具有极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勤勉不懈,责任感强。她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的荣耀与辛苦,每一个最初加入到工作岗位上的人,都有着梦想与勇敢。我们是医务工作者,这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坚持的是一往无前,毫无懈怠的以患者为中心,做好救死扶伤,解除病痛,服务群众的信念。我们都是怀揣着这样的信念和梦想加入这个神圣的岗位的,我相信几乎所有的医务工作者也都有着这样简单而又不平凡的信念。王华婴同志用她的坚持,她的认真负责,让我们看到了这简单而又不平凡的医疗梦。相信我们每一个医疗岗位上的人也会像她一样始终如一的坚守着这样的信念、责任、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阐述“中国梦”时说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这也意味着中国梦的实现也必将落实到每个人的梦想上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最大的梦想。在社会上每天辛勤奔波的人们,都在建设美好祖国的同时为自己的梦想打拼,而这一个个的梦,都凝聚着中华民族复兴的期盼。

我们,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简单的个体,都在为这个梦不断的去努力和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