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脑健康小屋”正式启用。第32个世界阿茨海默病日系列活动之“闵行区认知健康综合评估诊疗和研究医防融合平台”建设首期培训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举办,多位认知障碍防治领域专家参与交流研讨。培训覆盖区内两大区域医疗中心及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辐射云南等地区多家医疗援建单位,切实提升基层对于脑健康的综合评估诊疗能力。
“脑健康小屋”集筛查、预防、干预、随访与科普为一体,是上海首批以“医防融合、科研转化”为核心的脑健康前哨站之一。
一站式筛查,十分钟快速评估
“脑健康小屋”针对认知障碍、卒中复发、眩晕、睡眠等常见脑健康问题,打造城市中枢、社区轻站、移动驿站三种形态,覆盖医院、社区、校园与企事业单位,真正实现“脑健康就在身边”。居民走进小屋,通过数字人交互、脑电与心率监测等步骤,1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认知健康初筛,当场获取风险分层与个性化建议。
闵行医院副院长汤罗嘉介绍:“认知障碍的防治不能等到症状严重才开始,早期筛查和随访才是关键。小屋的价值就在于让早筛变得简单、随手可及。”。
筛查干预闭环,效果可追踪
“脑健康小屋”不仅提供快速筛查,更注重后续干预与随访。依托神经调控等无创技术,居民能实时看到指标变化、感受状态改善,形成“筛查—干预—随访”的闭环服务。
闵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赵静介绍:“‘脑健康小屋’最大的亮点在于‘闭环’——从发现问题到随访干预,每一步都有数据支持,效果可以追踪。”
走进社区辐射基层,脑健康触手可及
未来,“脑健康小屋”将逐步进驻体检中心、专病门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新疆、云南等对口援建地区,居民扫码即可预约。卒中高危人群、记忆力下降者、青少年注意力不足群体等,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专业、便捷的脑健康管理。
脑健康不是未来式,而是现在进行时。闵行医院“脑健康小屋”的启用,正推动脑健康管理融入日常,助力居民早筛查、早干预,更好守护大脑活力。
供稿:郭菁
摄影、编辑:杨玲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