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况: 2002年初,在瑞金医院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心内科正式成立,时任主任张大东教授。科室成立至今一直是医院的重点科室。经过两轮闵行区特色专科建设(2003-2006和2006-2009),于2012年初成为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A类)。2013年正式成为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2014年在医院与复旦大学全面合作筹建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前提下,心内科成为复旦大学硕士点。2015年科室顺利通过第一轮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并顺利进入第二轮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A类)。2015年科室还外聘新加坡HEART STROKE&CANCER CENTRE林俊龙教授(前亚太心脏病学会主席),并正式建设葛均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组委、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工作站。 心内科目前设固定床位61张(其中单独的CCU病房9张),心导管室2间(Philip FD10 和Philip FD20大型DSA 2台、并配置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2台、冠脉内压力和多普勒血流测定仪器1台、血管内超声1台、冠脉内旋磨仪器1台、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仪1套等)。年出院病人2000余人、年门诊量超过21万人次、年介入手术量1300余人(其中PCI术量近600例、急诊PCI例数近200例)。年危重抢救病人超过300人,抢救成功率大于95%。 目前科室有医师22人,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3人、中级职称8人、住院医生8人;有博士4人、硕士12人、本科6人。有护士29人,主管4人,护师13人,护士12人。心电图室有医技人员7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 心内科科主任胡伟,医学博士,毕业于法国Franche-Comte大学,副主任医师,擅长各种心脏病介入诊疗技术,尤其是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是国内较早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专家之一,已完成冠脉造影术逾万例,PCI数4000余例。目前是闵行区青联委员 、闵行区学科带头人、闵行区领军人才、上海市浦江人才、东方桡动脉俱乐部会员、上海市冠心病介入沙龙会员、上海市青年介入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郊区协作组秘书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分会委员以及《中国介入心脏病杂志》编委等。 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20分,主持区级课题和市级课题各1项。 科室特色: 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 我科是国内较早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中心之一,上海市介入质控中心成员单位,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急诊PCI授权单位。我们不仅重视手术的数量,更重视手术的质量,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将并发症减少到最小。目前我科开展的关于冠心病的特色诊疗项目有: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冠脉内支架术、冠脉内压力以及多普勒血流测定、冠脉内血管内超声检查、冠脉内吸栓术以及冠脉内旋磨术等。98%的患者冠脉手术经桡动脉完成,手术成功率在99%以上,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控制在1%以下。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无论是质量和数量均排在上海市的前列,自2008年医院开设“心肌梗死绿色通道”后,科室已完成急诊PCI 800余例,存活率在95%以上。另外,我科在对复杂冠脉病变(主干病变、分叉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钙化病变、扭曲病变等)处理上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主干病变,目前正在积极探索逆向开通慢性闭塞的冠脉病变。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我科在普通永久起搏器植入的基础上,开展了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双心室同步起搏器(CRT)植入等工作。同时在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等方面不断进取,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其它心脏病介入诊疗: 科室还开展了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介入治疗、肾动脉及其它外周动脉造影以及支架术、右心导管检查等项目。 心电图室: 我科心电图室目前开展项目有:普通心电图检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 、24小时动态血压(ABPM)、心电远程会诊 、运动平板 、无创心功能测定以及外周血管脉搏传导速度等。每年完成心电图数逾12万例、HOLTER数 1.2万余例以及心电远程会诊数13余万例。 科研情况: 作为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科室也非常重视基础和临床研究,尤其是基础和临床结合的研究,并与国内外许多著名医院的心内科合作。科室的基础科研聚焦在心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上、临床科研聚焦在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上。近3年来,科室人员在核心期刊共发表论文超过40篇,其中SCI收录12篇,累计IF>30分。与兄弟医院合作国家级课题7项、主持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市科委课题4项、市卫生局课题2项、区科委课题5项。获闵行区科技成果奖三等奖2项、闵行区科技论文评比一等奖1次、闵行区科技成果创新优秀奖1次、驼人医疗科技创新护理项目全国评审优秀奖 1次、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优秀论文1次、中华医学会全国心血管学术会议英语演讲比赛三等奖 1次、2014“浦东杯”暨第三届上海市发明创新大赛三等奖 1次以及国家实用专利2项。 教学情况: 我科目前有教师资格证书人员8名、硕士生导师1名。近年来承担上海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皖南医学院以及蚌埠医学院的实习生带教工作。每年培养医学实习生100余名、社区进修医生40余名。另外,作为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我科参与了放射科、神经内科以及全科医师的规培工作,每年培养住院医生近10名。3年来联合培养博士2名、硕士2名。 学术交流 我科协会任职情况包括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学组会员1名、上海市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委员2名 、上海市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2名 、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郊区学组秘书长1名及学术顾问1名、上海市青年介入学会委员1名、东方心脏病学会急诊论坛坛主、《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学术顾问以及编委各1名、《介入放射学杂志》编委1名、《中华护理学杂志》编委1名。有上海市浦江人才1名、闵行区领军人才1名、闵行区青年人才1名。 心内科还积极参与国际及国内的学术交流,每年包括市级学术会议近70次、国家级会议近50次、国际级会议10余次,在国内大型的心血管会议上承担主持、手术嘉宾、讨论嘉宾、学术讲座等工作。也主办过市级以上的心血管学术会议。与法国贝藏松大学及威斯康辛州立大学有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2015年5月科室聘请了新加坡HEARTSTROKE&CANCER CENTRE林俊龙教授作为我科的外聘教授。同年成立了葛俊波院士工作站,目前该工作站团队成员有中山医院的钱菊英教授、朱文青教授、宿燕岗教授。于此同时,我科还积极与兄弟科室合作,参与了仁济医院VPLUS项目、北京阜外医院CAMI科研协作组、上海胸科医院的胸痛中心建设项目,并与复旦大学生物研究院及上海市心血管研究所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通过介入手术观摩交流、临床科研技能培训和现场演练,不断提高我科医生的临床技能和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