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有号召 我有行动”第五辑
接到《上海市委致全市共产党员的公开信》,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坚定信心,继续发挥力量——
他们亮身份、见行动;
他们披坚执锐、攻坚克难;本期,为大家带来两位共产党员——检验科刘振华、范家保在闵行体育馆方舱医院的抗疫故事。
挑战升级,信念不移

自2022年3月21日至4月30日,检验科检测小队圆满地完成了41天闵行体育馆方舱医院核酸检测任务。作为队长,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心中除了沉甸甸的使命感,更多是顺利完成任务、平安把队员们带回的信念。
身为队长,从搭建实验室开始的各项工作,都要一一参与。挑战不断升级,核酸实验室选址的不断调整、与以往不同的检测设备与操作系统等接踵而来。好在有无数人的无私帮助与方舱医院行政组的大力支持,终于得以让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更是因为队员们对我的信任、院领导和同行伙伴们的关心,才能让检测小队能顺利完成任务,平安凯旋。
从战战兢兢穿过患者所在通道到有条不紊完成每天的检测任务安全出舱,见证了小队的成长。为了弥补人员上的相对不足,小队常常放弃休息,忘我工作。我们深知,早一刻发出报告,康复者就能早一点回家。为了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结果,又会常常因为复核工作而留至深夜。队员谢哲人,吃完午饭就能坐着睡着,然而闹钟一响,又马上精神抖擞去做进舱准备。我看到的是一种年轻与疲劳的对弈,一种热情的坚持。
4月中旬的天气闷热,核酸检测车内温度已攀升到38摄氏度。为了满足核酸检测的时限,保证检测结果的质量,队员们在密闭闷热的环境下长时间工作。出隔离区的时候,我们身上的洗手衣从未干过。可喜的是,方舱医院为检测车搭上了厚厚的遮阳帘,同时,紧急采购了两台车载空调,让车内温度能始终保持在正常水平。
与前来支援的广西医疗队交接,队员杨恒作为广西人,自然而然成为了他们的向导。看着他们侃侃而谈,我既感受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深重情谊,同时也有一些因为即将离开这个为之奋斗和拼搏的地方而涌上来的失落。
特殊时期,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亦身处在隔离点,所有照顾家庭的重担都压在父母身上,工作间隙通过网络互道平安、互相关心时,看到父母和妻儿的面容,为自己无法陪伴家人左右,不免有些愧疚与心酸。女儿总会透过话筒甜甜地喊爸爸妈妈;妻子总是说她一切都好;父亲总是说放心家里有吃的;母亲总会提醒我照顾好自己。
疫情再次改变了生活,但我仍然坚信,我们必定能够战胜这场灾难。阳光终会重新散落,照在那些慈祥的老人、睿智的中年、拼搏的青年以及满脸欢笑的孩童身上,勾勒出淡金色的轮廓,展现无与伦比的美丽。
奔赴一线,义不容辞

不知不觉中40多个日日夜夜悄然而去。回想这一个多月的方舱生活,有过忐忑,有过泪水,有过欢笑……
接到任务那天刚好是晚班,凌晨到家洗漱好刚躺下一会,电话铃声突然响起——赶紧爬起来,匆忙收拾了一个背包(工作地点常备着一个打包好的行李箱),亲了亲熟睡中的儿子,跟爸妈说了声:“爸、妈,我走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使命在肩,奔赴一线义不容辞。在妻子下班回到家时,我已经在风雨交加中到达隔离酒店。
经过辗转反侧的一夜,第二天一早我们检测组四人来到了至今工作了40多个日日夜夜的地方——大鱼海棠,到处是忙碌的身影,有工人,有工勤,有医务人员,有指挥部工作人员,紧张而有序。
3月24日这天,我们迎来了第一批患者。看到几百人的检测结果都是阳性时,我的内心是压抑的,心中的侥幸也荡然无存。
“大鱼岛”在落日余晖下闪闪发光,银杏树叶绿得发亮,一切都充满希望。然而在接完一个来自家里的电话后,一切又好像顷刻间失去了颜色。4月11日晚上,憨厚忠实的刚刚而立之年的堂弟永远离开了我。得知噩耗,心痛的感觉让我无语凝噎、无法呼吸,我还没能来得及与他见上最后一面……
然而工作还要继续,在我们强有力的医护团队的悉心治疗下,大量患者康复出院了,听着他们路过时的欢声笑语,我与亲人分别的痛苦一点一点地尘封在心底。
在方舱医院的工作暂告一段落,家人的理解与支持、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帮助与包容,我感怀在心,也相信疫情终将散去,我们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最好的光景里重新拥抱我们所爱的人!
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 踔厉奋进新征程...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推进医联体党建工...
践初心、担使命、再奋进
“党有号召 我有行动”第五辑
“党有号召 我有行动”第四辑
“党有号召 我有行动”第三辑
“党有号召 我有行动”第二辑
“党有号召 我有行动”第一辑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
传承“院士”精神 践行医者初心
学雷锋好榜样 闵医人在路上
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开启医...
医联体党建搭平台 专家社区送健康—...
闵行医院疫情防控一线先进集体和先...
闵行医院的援鄂医疗队员们回家咯~
闵行医院3位援鄂天使回家啦
战“疫”家书(第二辑)
战“疫”手记——检验科战“疫”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