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中心医院援摩医疗队事迹材料
闵行区中心医院援摩医疗队于2012年10月进驻摩洛哥拉西迪亚地区,共有队员4名,全部为女性。两年的援摩工作中,队员们肩负国家使命,发扬团结协作、救死扶伤的精神,于2014年10月顺利完成任务归国。
在政治思想方面,队员们能严格遵守援外工作相关规章制度,坚决不做有损国家荣誉和集体团结的事情。在业务工作方面,队员们发扬白求恩精神,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凭借着各自扎实的专业知识,尽心尽力为摩方人民提供医疗服务。
刘慧是一名麻醉科医师,工作岗位是在摩洛哥拉西迪亚省立穆莱.阿里.谢里夫医院中心手术室,与摩方麻醉医生一起负责完成一周5天所有择期手术的麻醉。谢里夫医院仅有两间病房手术室,麻醉科仪器设备十分简陋,但两年来,刘慧医师还是克服困难成功地完成了3150余例手术麻醉,经常是一个接一个麻醉连轴转。在日常工作中,她尊重摩方麻醉医生的工作习惯,对每一例手术麻醉严格要求,及时指出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予以改进,并选择合适的病例带领摩方医生开展当地不做的神经阻滞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不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同时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此外,她还经常放弃休息时间,主动配合摩方及中方开展义诊手术,与两国手术医生共同为摩洛哥病人提供了无偿的援助。
徐莺是一名妇产科医师,当地医院每天24小时只有一名妇产科医师值班,她每天需完成大量的妇科及产科病人的门诊、急诊、住院及手术治疗。摩洛哥当地新生儿出生率较高,全年接产5000余例,工作量及工作强度居各临床科室首位。在完成日常的门急诊工作和常规手术外,她还挤出时间开展了一系列妇科择期手术,为当地的贫困妇女解除疾患。在抢救危重病人时,她勇于承担风险,迎难而上,抢救了数十例子宫破裂、产后大出血、前置胎盘大出血、子痫等危重病人,挽救了患者和孩子的生命。工作之余,她努力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总结工作经验,撰写论文《摩洛哥拉西迪亚省立医院实施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病例对照研究》一篇。
由于摩方妇产科医生紧缺,2013年10月,夏传荣作为一名增援的妇产科医生前往摩洛哥,与其他队员一起开展医疗援建工作。来到摩方后,夏传荣医生克服了语言和生活习惯等困难,迅速投入到工作中。由于摩洛哥的妇产科医生必须掌握B超技术,夏传荣医生向摩方医生虚心求教,很快掌握了B超技术,并承担了大量的妇产科B超工作。开展日常门诊和宫颈门诊的诊治工作,参与摩洛哥医院乳房门诊检查和治疗活动,与摩洛哥医生积极合作,探讨临床工作经验、病例分析,同时积极带教摩洛哥助产士、手术护士进行临床业务指导工作。
吴伟萍是一名外科女医生,而且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她不仅自己出色地完成各项医疗工作,在其他医生及队员需要帮助时,积极伸出援手,共同完成一些高难度手术。在接诊一名初诊为孕期阑尾炎的病人时,凭借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她判断病人并非阑尾炎,通过CT、腹穿等辅助检查确诊为宫外孕,她以最快的速度完善术前准备,将病人送至手术室,进腹探查,在妇产科徐莺医师的配合下,吸出孕囊、切除输卵管,并用国内带去的明胶海绵压迫止血,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在一例严重多发伤病人的抢救中,她在其他医生难以完成手术的情况下,主动担负起责任,以精湛的技术和坚强的毅力完成手术,挽救了病人,得到了病人家属及摩方医务人员的肯定和赞扬。
闵行区中心医院援摩医疗队的四位女医生,在摩洛哥的生活环境十分艰苦,当地物资供应匮乏,特别是市场上很难买到蔬菜,常常一天吃不上一顿蔬菜。自己种的蔬菜也很难成活,但她们还是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所带来的困难,自力更生,在宿舍后面开辟了菜地种植绿叶菜。两年的时间,她们远离家乡,只能通过电话、网络跟亲人和朋友联络,思念之情也曾让她们在好些夜里落下眼泪,但是,第二天,她们又精神饱满地走上了工作岗位,全心投入到为患者服务之中。
两年来,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克服了语言、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团结一心、互帮互助,积极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用自己的医术和爱心挽救了一个又一个濒临死亡的生命,为受援国家的人民解除病痛,为中摩友谊作出了不懈努力。
闵行区中心医院
2014年10月31日